C C 诞生于 2021 年 5 月(早于《加密猫》以及 CP),是一个在线艺术展和永久画廊。其诞生初衷是允许艺术家通过以太坊络创建一种新的数字艺术品所有权模式——这种模式允许销售和收藏独特的数字艺术品,但不会减少艺术家的收入。(O星球日报注:传统买卖艺术品对于创作者而言是一次性交易,艺术家不能享受持续性收益。而通过 NFT,艺术家可以分得每一次交易带来的收入。)
由于这种理念较为超前,C C 并没能吸引较多的艺术家加入,首批仅仅 7 位非著艺术爱好者参与:P、C、C、R W、D F、M V、T M。
为什么我没有称这七人为艺术家因为从他们创造的作品来看,你真的很难把他们和艺术联系起来。比如 P 创作的八号系列「蒙娜丽莎」,仅仅是把达芬奇原画加了个背景,再旋转个角度(如果你愿称之为艺术,我也不想争辩);其他的作品,艺术性也没有多高。如下所示:
不管怎样,这七位「艺术家」组成的草台班子,还是完成了 C C 早期规划。他们共计创造了 0 个系列的作品,每个系列发行量都不同,从几百到几千个不等。(注:这些作品早期都是 ERC20 格式。)
当然,C C 对于 NFT 市场的贡献绝不是艺术性,而是其制定的相关概念以及标准被其后的 ERC-721 所借鉴和使用。例如:
在每个卡系列内,供应有限的不可分割代币;不同卡系列之间用「卡号」区别,不可替代;直接从智能合约购买原始卡;将艺术品的 IPFS 哈希嵌入智能合约(不引用 URL);代币代表可公开查看的数字艺术作品所有权;……同时,即便如今 NFT 大热,C C 依然表示 「不会发布新卡」,兑现着自己昔日的承诺。
由于 C C 发布时间早于 ERC-721 标准,因此并不能直接上线 OS 等交易平台。对此,官方开发了一个包装器(C W T),它可以将 ERC-20 C 卡转换为 ERC-1155 标准(最大特点是现跨链兼容),从而上线各大交易平台。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转换过程可逆。之所以强调这点,是因为 C C 原始卡(ERC-20 标准)可以参与社区治理,而 ERC-1155 不能参与;并且,在治理题案投票环节,将根据所持有卡片及其稀有度进行加权投票,防止出现操纵选票的情况。(O星球日报注:今年 月 1 日,C C 通过了一项题案投票——OS 销售收入的 1% 归属艺术家版税,该版税收入将平均分配给七位原始艺术家。)
目前,C C 在 OS 上地板价为 165 ETH,累计交易量 2500 个 ETH;C 数据显示,C C 的累积交易量排第十四位,远低于近期 NFT 市场新秀 P P、N1 F 等。也许通过佳士得的宣传,未来会有更多人选择 C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