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浏览更多内容! 登录 | 加入最MC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找回密码
 加入最MC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少女の茶会】] 解析:我国肝癌早期筛查取得了新进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3-27 13:30: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相关研究团队近期鉴定和验证了一组新型的肝癌组合代谢标志物,有效提高了肝癌诊断的正确率。相关结果今年9月发表在肝病学研究的权威杂志《HY》(《肝脏病学》)上。问大夫的相关问题可以到网站了解下,我们是业内领域专业的平台,您如果有需要可以咨询,相信可以帮到您,值得您的信赖!



据介绍,肝细胞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位居第六、致死率居第的恶性肿瘤。由于肝癌早期明显临床症状,发展且易转移,临床发现时大多已是中晚期,临床治疗效果不佳。


大连化物所高分辨分离分析及代谢组学研究组联合了包括吉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厦门大学中山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山东省立医院等6家临床相关研究机构,对1448例受试者采用大连化物所自主开发的基于LC-MS的大规模代谢组分析技术进行试验,鉴定和验证了一组新型的肝癌组合代谢标志物:甘氨酸胆酸、苯丙酰色氨酸。


大规模临床验证结果显示,该组合标志物能够有效地在高风险的肝硬化患者人群中发现肝癌患者,与传统的肝癌临床标志物甲胎蛋白(AFP)联合应用可有效避免AFP阴性肝癌患者的漏诊,联合应用的诊断正确率可达806%-100%。同时,该组合标志物能够从肝硬化患者中灵敏地发现小肝癌(单一肿瘤直径小于2厘米)患者。对肝细胞癌的诊断具有较好的特异性,不受胃癌、胆管细胞癌等疾病的干扰。


基于巢式人群队列研究的数据表明,该组合标志物可在肝癌发生前1年对高危人群提供风险预测,联合AFP可进一步提高预测准确率,这一标志物组合有望用作肝癌临床前预测的指标。


上述工作得到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重大专项、基金委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等的资助。

相关阅读:

肝癌病因

肝癌症状

肝癌怎么办

肝癌诊断

肝癌治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