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浏览更多内容! 登录 | 加入最MC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找回密码
 加入最MC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少女の茶会】] 看看糖尿病病人应坚持使用胰岛素 定期测血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3-27 15:17: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据统计,当前我国糖尿病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慢性疾病,患病人数已突破1亿,糖人不再是45岁以上人群的专场,糖尿病逐步年轻化令人担忧。广东清远糖尿病患病率同样正在逐年增长,形势比较严峻。问大夫的相关问题可以到网站了解下,我们是业内领域专业的平台,您如果有需要可以咨询,相信可以帮到您,值得您的信赖!



对此,清远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专家表示,相当部分患者对糖尿病存在各种各样的认知误区。特别是对糖尿病的治疗,很多患者仍然对胰岛素存在恐惧、抵触心理,建议患者控制好饮食,坚持使用胰岛素,定期测血糖,糖尿病才能得到很好的治疗。


1型糖尿病发生于各年龄阶段


什么是1型糖尿病?据了解,1型糖尿病原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也可发生于各种年龄。起病比较急剧,体内胰岛素绝对不足,容易发生酮症酸中,必须用胰岛素治疗才能获得满意疗效,否则将危及生命。


清远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杨彩娴说,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和妊娠期糖尿病四大类。其中1型糖尿病的病因并不明确,但一般和自身免疫以及环境有关。2型糖尿病病人大部分超重或肥胖,也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成年人。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或不伴胰岛素抵抗。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则相对较少。


当前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已突破1亿,且有年轻化的趋势,令人担忧。杨主任表示,据相关统计,目前全省糖尿病患者达800万人,只有六成人知道自己得病,而当中又只有58%当回事在治疗,仅26%的患者控制好血糖。


杨主任表示,目前还是有相当部分患者对糖尿病存在各种各样的认知误区。特别是对糖尿病的治疗,很多患者仍然对胰岛素存在恐惧、抵触心理。其胰岛素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胰岛素能让患者尽控制高血糖,改善身体机能,长期的高血糖会使身体受到高糖性的损害,增加了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对此,患者要正确认识糖尿病,早发现早治疗。


4类人容易得糖尿病


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杨主任说,以下几类人要注意关心自己的血糖:


首先是年龄偏大的,40岁以上的,尤其是较胖的人群,要小心得糖尿病。我国近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50岁以上人群过半数是糖尿病或处于糖尿病前期状态。


其次是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如果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姨妈姑姐舅舅表兄弟姐妹中有得糖尿病的,尤其是不止一个糖尿病病人,这类人是高发人群,需要定期进行体检。


还有就是生过巨婴(这里指的是孩子出生时在4公斤以上)以及有过妊娠期糖尿病的妇女。如果产后没有及时干预,分之一以上会进展为糖尿病。


另外就是一些体型比较富态的人群。现在衡量的标准为体重指数和腰围。可用公式:体重指数=体重()身高()2计算,超过24为超重,28以上为肥胖。若超重以上的体型,男性腰围超过90,女性腰围超过85则称为中心性肥胖。这类人患上糖尿病的危险也会大大增高。


后一个就是现在比较关注的代谢综合症,指的是一个人身上出现了多种代谢异常。一般来说就是七个高: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高体重,包括超重和肥胖,高尿酸以及非酒精性脂肪肝,这些都会出现血液粘稠度增高,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从而更容易出现动脉粥样硬化。


杨彩娴认为,如果这7个里面有个高,我们可以说他是代谢综合症。这种人即使血糖不高,也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控制好饮食,定期测血糖


在治疗糖尿病过程中,严格控制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先决条件。杨彩娴提醒说,只有饮食控制得好,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才能发挥好疗效,治疗过程中如果有心慌、头晕等低血糖症状,则需要速吃下一粒糖果,然后测血糖,必要时咨询医生。


此外,杨彩娴建议患者要多测血糖,找出符合自己的治疗规律和经验,保持平稳的血糖,糖尿病对人的健康的确具有严重危害,如治疗不善将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如失明、肾衰竭、心脏病、截肢等,但是只要措施得当,坚持采用正确的治疗方案,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配合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树立积极的心态,糖尿病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了解到,清远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目前有营养师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营养治疗方案,并有专业厨师根据患者需要摄入量制作个性化糖尿病餐,让糖尿病患者对于平时的饮食治疗得到直观的认识。


■医生支招


如何战胜糖尿病


此前,一清新某中学就读初一的1岁中学生,确诊了1型糖尿病。在得知孩子病情的瞬间,妈妈一下子哭成了泪人,因为她很难相信她的孩子从此需要胰岛素来伴随一生。


清远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医生胡裕忠介绍说,当前我国糖尿病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慢性疾病,患病人数已突破1亿。但是目前还是有相当大部分患者对糖尿病存在各种各样的认知误区,特别是对糖尿病的治疗,很多患者仍然对胰岛素存在恐惧、抵触心理。


胡医生认为,其胰岛素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胰岛素能让我们尽控制高血糖,改善身体机能。因为长期的高血糖会使身体受到高糖性的损害,增加了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大量的研究已显示,早期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强化胰岛素治疗,其效果明显好于传统的治疗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以下几点尤为重要:


一是保持良好的心态。得了糖尿病,可以说是人生中一个挫折,从以前忧虑的海吃海喝到现在的注胰岛素、测血糖、进行健康的生活方式。难以接受和伤心是正常的心理,但我们必须速转变这种消极的观念,要有坚强、乐观的思想,勇敢面对,接受人生的挑战。


不能病急乱投医,很多朋友对小道消息传播的偏方、根治糖尿病特别感兴趣,就抱有治愈的希望。其目前安全有效的控糖方案就是用胰岛素,结合饮食、运动、监测血糖,好好控制,血糖可以达到相对平稳,孩子可以正常地生活、学习,有很好的身体素质。


二是养成规律的生活方式。首先一日餐要营养齐全、搭配合理、进食量要合适。原料要新鲜、口味要鲜美,让孩子吃得开心。每天要有运动,早点上床休息。只有合理的饮食、运动和休息,才能有较强的身体素质。治疗过程中如果有心慌、头晕等低血糖症状,速吃下一粒糖果,然后测血糖,必要时咨询你的医生。


是要定期监测血糖。要多测血糖,找出符合自己的治疗规律和经验。不要有任何的借口,不规律的生活,血糖保证好不了,不多测血糖,即使规律了生活方式,还是不会有平稳的血糖。


很多患者都担心得了糖尿病,是不是失明、截肢、肾衰竭等并发症都不可避免?还有的患者担心,患病后是不是就不能出门旅游了,工作也受到限制?对此,胡医生表示,糖尿病对人的健康的确具有严重危害,如治疗不善将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如失明、肾衰竭、心脏病、截肢等,但是只要措施得当,坚持采用正确的治疗方案,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配合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树立积极的心态,糖尿病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小贴士:


帮您了解胰岛素笔和胰岛素泵


据了解,胰岛素笔是一种形状似笔的胰岛素注器,由笔和笔芯两部分组成。笔芯依胰岛素的种类而异,可按需要购买,用完后需换笔,只换笔芯即可。笔芯内的胰岛素可直接注入皮下,省去了从瓶内抽取再注的麻烦。胰岛素的剂量可通过控制笔尾部的推杆向前推动的距离来掌握,剂量直接以单位的形式显示在尾部的窗内。笔的针头特别细,可以达到基本痛。针头为一次性,用完要及时更换。


胰岛素泵是一个需要时刻戴在身上的人工胰岛,有香烟盒那么大。它不断地向体内输入少量胰岛素,到进食时再一次加大胰岛素的输入量。从设计理念上来说它很合乎生理,有不少点,但在际推广应用上却有很多限制。由于不断输入胰岛素,需要有细针头埋在皮下,针头还要定期更换。因为要时刻检测血糖,又需要有袖珍血糖探测仪,这一系列装备比较复杂,操作起来也有难度,而且价格昂贵。因此,胰岛素泵目前主要用于住院期间对患者进行短期强化控制血糖。

相关阅读:

糖尿病病因

糖尿病症状

糖尿病怎么办

糖尿病诊断

糖尿病治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